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择校择专业正文

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增招法律硕士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09-10-28 13:22:48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北京工商大学近日公布了2010年研究生招生简章,记者就此采访了该校研招办主任武瑞芳。

  记者:2010年贵校研究生招生情况如何?与2009年相比有无变化?

  武瑞芳:2010年我校将按照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的相关文件精神要求,进一步抓好学科建设,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招生规模在今年基础上可能会略有提高。

  记者:2010年贵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有无新增专业或研究方向?

  武瑞芳: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经过学科负责人和专家组的反复研究,2010年学校将对原有的35个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研究方向作了部分调整,调整后的研究方向更具科学性,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硕士研究生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除继续招收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外,今年新增法律硕士,其中本科为非法学专业的全日制法律硕士学制3年,法学专业的全日制法律硕士学制2年。

  记者:贵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有哪些?有没有冷进热出专业?

  武瑞芳:北京工商大学是在1999年由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和北京商学院合并、北京机械管理干部学校并入组建的多科性大学,经济学(含产业经济、金融、国际贸易、西方经济、财政学等)、管理学(含会计、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旅游管理等)、法学、应用化学食品科学环境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材料加工工程专业都是传统的优势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新闻学都是冷进热出的专业,就业形势非常好。

  记者:学校的学位点设置情况如何?

  武瑞芳: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35个二级硕士科学学位授权专业,以及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和工程硕士等3个专业学位。2004年起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形成了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到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

  记者:贵校鼓励跨学校跨专业报考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有哪些附加条件?

  武瑞芳: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是面向全国的大学毕业生,热情欢迎其他院校考生报考我校,并且不限制跨专业考生报考我校。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我校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从大专毕业到2010年9月1日)或两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二是报名时外语应达到国家六级水平或425分以上;三是在专业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一篇(含)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四是大专生还需补修六门以上(含六门)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并在补课高校教务部门出具成绩单;五是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记者:贵校在研究生培养上有什么特色?

  武瑞芳:北京工商大学培养复合性应用型高级人才。学校2009级研究生开始执行最新修订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新的方案压缩了课堂教学的学时,增加了跨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选修课程比重,增加了学术讲座、学术研讨班、对外交流的比重,学校正在建立与此配套的“三助(助管、助研、助教)体系”,并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要求进行培养机制改革。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