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择校择专业正文

农学考研细分专业介绍:作物学

最后更新时间:2017-04-01 10:14:52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农学包括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学等8个一级学科,共有27个二级学科。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农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08%,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农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2.89%,农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4.19%。下面是农学考研细分专业之作物学的介绍。

  学科名片

  作物学是最传统意义上的农学,有时也直接把作物学称为农学。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能力,甚至改变植株和植物器官的构型,使之增产增收或者适应栽培、贮运等都是作物学研究的范畴。由于关系到国家粮食的增产增收,因此作物学是农学的重点学科,是大有可为的专业。毕业生既可从事机关的农业科研及教育,又能从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以及行政管理。就业方向为全国各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场、种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

  由于是传统的农学学科,我国在作物学领域的科技成果较多,拥有一批影响较大的专家,如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致力于农作物生育化学信息调控规律及新技术领域开拓的戴景瑞院士,育成我国第一个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和杂种的傅廷栋院士,南京农业大学从事分子数量遗传学和大豆种质资源与育种的盖钧镒院士、从事外源基因在植物育种中的利用的刘大钧院士等也都是作物学的权威。可以说,在我国的农学领域,没有一个学科像作物学这样人才济济。

  专业推荐——作物栽培学

  推荐理由:实践性强,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作物栽培学主要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调节控制技术及原理。它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科学,对于提高作物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是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一个学科。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综合多学科的相关知识。电子计算机、自动化诊断、自动化监测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使作物栽培学的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院校推荐——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的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玉米育种、作物节水栽培技术、杂种优势机理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或者先进水平。在2006年的国家一级学科评估中,中国农业大学的作物学一级学科被评为第一名。在2007年的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作物育种学二级学科被评为第一名。

  此外,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扬州大学的作物学也有不俗实力。

          时光易逝,岁月难留,我们感觉2017刚刚来到的时候,实际却已过了1/4了!2018的小伙伴,想考名校,备考就该从现在开始走起咯!跨考全年集训营二期班4月20日即将开营,专业名师的辅导,专职班主任的督促,各种类型纯良的小伙伴,我们一起找回高三时期的友情,用一年的共同奋斗,实现心中所愿!
领取2018考研全年集训好礼    2018考研集训畅学详情咨询
开学季给你最有料的
重点关注 清明假期让公共课直提30分 院校复试分数线
各大院校复试信息汇总 2017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2018考研知识“养肥”计划 2018考研时间安排 如何用四天三夜打破复习初期的慌乱无措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