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择校择专业正文

北京林业大学08年农学门类科目初试联考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07-12-19 09:07:20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访该校研招处处长崔一梅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陈霄飞

  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日前公布,记者采访了该校研招处处长崔一梅。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北林大往年的招生情况。

  崔一梅:我校近几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保持小幅度增长,每年全校报录比例约为3:1,有些专业达到8:1。今年我校共招收847人。

  记者:北林大明年的硕士生初试有哪些变化?

  崔一梅:我校的农学门类初试科目有所调整。由于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农学门类初试科目及内容有调整,我校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等14个学科专业考生需参加初试联考,约占全校招生学科的1/4。

  我校其他学科也基本实现按一级学科设置考试科目,部分学科的考试科目与往年有所不同。为使考生更好地备考,我校各学科正在修订考试大纲,预计在统考报名前公布。

  记者:北林大明年计划招收多少名硕士研究生?

  崔一梅:2008年计划招收850人左右,最终招生规模根据国家下达招生计划决定。

  记者:北林大的传统优势专业有哪些?

  崔一梅:我校林学被教育部评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办学实力最强。林学包括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经理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等学科。其中,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经理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被评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森林培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教学。我校的植物学、木材科学与技术也是国家重点二级学科。

  我校的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是我国风景园林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最高的基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教学。该专业研究生曾14人次荣获风景园林和建筑国际设计大奖。

  北林大目前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和高校教师硕士授权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

  记者:请您谈谈北林大目前正在建设的“研究生教育十大体系”和“十大创新工程”。

  崔一梅:“十大体系建设”包括建立具有竞争能力的招生就业体系、建立高质量高标准的教学服务体系、建立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前瞻性学科结构体系等等。“十大创新工程”包括研究生生源扩展、研究生教育资源开发、研究生自选课题资助、优秀博士论文建设、研究生访学与学术交流等等。

  记者:北林大研究生的学制为几年?

  崔一梅: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学制是3年,博士研究生学制是3至5年,在职博士生学制是4年,硕博连读和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学制是5年。

  记者:北林大对同等学力的考生有哪些要求?

  崔一梅: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我校,除教育部规定的报考条件外,要另外提供大学

英语四级证书或公共英语三级证书,同时提供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原件1篇以上。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