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择校择专业正文

沈阳体育学院06年在职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08-02-22 23:40:24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沈阳体育学院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体育高等院校,在校本科学生6000多名,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市场营销、新闻学(体育新闻传播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英语(体育英语方向)、旅游(体育旅游方向)、表演(体育表演方向)11个专业,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基础扎实、实力雄厚、专业门类齐全,学历、职称、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训练条件和科学研究设施;拥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我院已培养出了二十余届硕士学位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科学研究、社会体育组织管理及行政管理和新闻记者等工作。我院从2006年开始招收在职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名额40名,学制为2-4年,寒、暑假上课,学费每年大约12000元。

  竭诚欢迎热爱体育事业的青年报考沈阳体育学院攻读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根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紧密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紧密结合、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突出技能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培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1、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

  2、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运动实践经验,并且具有“运动健将”以上运动技术等级者。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即可。

  三、招生学科领域

  1、体育教学2、运动训练3、社会体育指导四、报考学位类别及代码学位类别: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代码:540100五、考试科目及时间(一)全国联考科目:

  1、2005年10月22日08:30 - 11:30体育综合(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

  2、2005年10月22日14:30 - 17:30英语(二)复试科目:(时间待定)

  1、政治理论2、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六、报名:

  (一)报名方式: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相结合(二)报名时间:

  1、网上报名时间:7月13日零时至7月24时止

  2、现场报名时间:2005年7月28-31日,早8:00-晚5:00辽宁省考生报名地点: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图书馆二楼)

  其它省考生报名地点:以当地指定的报名地点为准报名费用:全国联考每人每科80元,即160元注:1、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必须全部参加,否则报名无效!

  3、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选择报名地点,在哪里报名即在哪里参加考试;辽宁省考生现场报名必须到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二)报考资格审查:

  1、200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要求A4纸打印(单击下载);

  2、考生本人的毕业、学位证书及运动技术等级成绩证明(复印件一份)。

  上述材料辽宁省考生现场报名时送到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图书馆二楼),其它省考生以特快专递形式邮寄到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11号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邮编:110032

  七、参考大纲:

  1、《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体育综合考试大纲及指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

  2、《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2005年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注:现场报名时可到研究生部购买,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大纲待定。

?沈阳体育学院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