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择校择专业正文

孙葆丽:把课堂“搬到”奥组委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0-04-22 11:27:59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孙葆丽其人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体育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奥林匹克运动与体育社会学科教研室主任,中国体育史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奥组委二级高级项目专家、志愿者部培训处处长。1978年考入北京体育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2~1984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进修,后继续攻读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硕士、博士。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研究方向为奥林匹克运动、比较体育、妇女体育。

        “在奥组委工作,累也幸福”
        短发,修长的身材,一身灰黑色休闲西服,孙葆丽显得干练而又不失雅致。见到孙葆丽不是在高校里,而是在繁忙的奥组委。从北京体育大学借调到奥组委后,孙葆丽的工作强度远远大于从前,经常会很晚离开办公室,第二天一大早又开始忙碌起来。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一门和具体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科学,除了理论知识积累,还需要进行大量体育社会实践活动。以学者的身份加入奥组委,孙葆丽感觉到自己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天天都能获得新知识。在奥组委的这些日子里,她参与编写了与奥运相关的培训教材,接触到了大量奥林匹克运动内部的实际工作和相关信息,她所从事的奥运会开、闭幕式以及奥运会志愿者相关课题研究,为自己的教学科研开辟了新的领域。

        利用在奥组委工作的这段时间,孙葆丽把奥组委变为了科研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把北京体育大学的课堂教学直接“搬到”奥组委中来,让学生们“活学活用”。通过与奥组委一线工作的直接接触,她和学生们都加深了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认识和研究,而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具有的国际性,也为比较体育的研究提供了资源。
“在奥组委的工作,说不累是假,但是,累也幸福。”她把这个经历看作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一次难得的学习经历。

        20多年潜心研究奥林匹克
        提起与奥林匹克研究结缘,时间要回溯到20多年前。1982年,24岁篮球专业出身的孙葆丽留校担任体育理论教学工作,任教之前她被派到北京大学历史系进修。

古希腊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促使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欧洲中世纪蔑视肉体的宗教文化,导致瘟疫流行、体育运动衰落;而大工业时代的到来,使得国际体育运动再次兴起……在北京大学进修的两年中,孙葆丽撰写了论文《基督教禁欲主义对欧洲中世纪体育的影响》和《文艺复兴运动对近代体育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对体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孙葆丽的父亲是一名体育理论教师,家学渊源的影响,再加上北大历史系的两年进修,让年轻的孙葆丽拥有了历史学科的广阔视野,运用崭新的视角来进行深入的体育研究,而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她从此踏上了长达20多年的奥林匹克运动研究。

        有空的时候,孙葆丽会看很多历史、文学的书籍,喜欢看各种画展。出国考察时,同行的人忙着外出购物,她却四处寻找当地的博物馆,研究馆内的雕塑、绘画作品。有机会到巴黎,她一次又一次参观卢浮宫,听说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在不同时间从不同角度看笑容都不一样,她就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来反复观察画作在光线的作用下的细微变化。虽然体育和艺术有距离,但孙葆丽却认为艺术品反映了艺术家们对人体的不同认识,折射了社会风气对体育运动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到很多体育运动的历史。

        让学生学到书本之外的知识
         在北京体育大学,孙葆丽曾经被学生们投票选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她的教学评估分数也很高。许多学生对她的评价是:上课生动活泼,能把深奥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除了本校的教学,孙葆丽还多次前往北京各大高校进行奥运志愿者培训演讲,同样也是场场爆满,过道上都站满学生,且演讲中笑声、掌声不断。演讲结束后,学生们还热情地高喊:“再讲!再讲!”一位北京大学的学生听完孙葆丽的讲座后,曾在博客中写到:“孙老师是我最崇拜的一位老师。”20年前跟随她学习的一位学生,最近还从德国写信来,感谢她将自己引入了世界体育殿堂。  

        收获学生真心的赞美,是孙葆丽最大的欣慰。而这一切,源于她一直坚持的一个教学理念――学生们的“大脑要在良性状态下思考”。同时,她还鼓励学生们争取机会,多参加各种实习,更多地接触体育实践。
对于教学,孙葆丽体会很深:“教书,就如同满满一桶水,慢慢倾倒出来,水总有倒完的一天。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直接接触国内外科研工作,对于教学也是一个辅助和补充。以科研作支撑,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学者,才会让学生得到更多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

        【对话导师】
        重视实践,才更有利于科研
        求学?跨考:您能不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专业的特色?
        孙葆丽: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专家权威较多,学术研究面广、深,与国外学校交流频繁,能够紧跟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向,接触到研究领域的前沿。更为重要的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必须和体育实践相结合,北京作为较多开展体育比赛、体育运动的城市,更有利于这一专业的科研。

        求学?跨考:您能否谈谈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科研和就业前景?
        孙葆丽:体育的发展变化,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坐标。从人文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体育和整个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观察体育的发展、变化和未来趋势,用社会坐标体系,研究体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相互影响、互动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生,一般毕业后在国家体育机关作公务员,或是体育项目中心管理工作人员、体育杂志编辑、科研人员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尤其是奥林匹克研究,打开了科研和就业的大门,对学生和科研工作者来说,都是非常好的机会。

        求学?跨考:您认为,非体育学专业的学生如果要报考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科班出身的学生报考和非科班出身报考,他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孙葆丽:体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很快融入科研中;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可能不如体育专业的学生扎实,但是知识结构和基础面广,两者其实是互补的。
体育专业的学生,应该注意培养透过体育现象看待问题本质的能力,要把体育放在大的社会环境中考察,不要单纯用运动技术的眼光看待问题。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大量学习体育相关知识,阅读大量体育论文、学术著作,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并非简单背熟基本概念就能够胜任日后的科研和学习。要下功夫学习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要大量阅读社会学、文化学方面的书籍。从事过体育工作的人,对于这个学科的研究更有优势。非科班出身的学生也要有信心,因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历来有很多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考出很好的成绩。

        求学?跨考:能否给报考您的学生提些建议?
        孙葆丽:有志于此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同学,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更多地从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方面进行认真准备,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潜心研究的勇气。相信进入这个领域的考生,能够得到人生的一笔财富。

【研究视点】
        主编、独著或参与撰写了《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子课题《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国家体育总局局管体育社会科学项目《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运动百科丛书》、《中国奥运之路》,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与妇女》、《运动竞赛学》等近 30部专著和教材,发表论文百余篇。
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或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体育总局局管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近10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
        目前,负责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内涵和实践研究》、《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研究》,以及有关奥运会志愿者相关课题研究。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