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择校择专业正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招生简章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08-02-22 23:40:24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一、学校概况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类学科优势突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广西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学校分为西校区、东校区和尧山校区,目前占地面积2756亩,拥有在校全日制各类学生近15000人。2006年2月,经教育部同意,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现有15个教学单位,设有39个本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2003年获得与合作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2004年开始在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拥有7个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重点学科;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8个科学研究机构,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二、招生计划

  我校2006年工程硕士生招生规模自定。

  三、报考条件

  1.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2.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3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经历虽未达到3年,但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且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

  3.工作业绩突出。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但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2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才能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注: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期为2006年7月31日。

  四、报名手续及程序

  考试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两步骤缺一不可)。

  1.网上报名

  报名网址: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将于7月10日前向社会公布各省主管部门指定的报名网站,届时本校在研究生部网站将公布广西区主管部门的指定报名网站,请考生及时查询并按规定的日期填写、提交报名信息(各省网站报名时间为7月中、下旬)。

  2.现场报名

  考生按照报名点要求携带相关身份证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报名点缴纳报名考试费、现场照相、确认报名信息,时间一般为2006年7月底。

  五、资格审查

  我校拟在12月份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期间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审查材料包括:

  1.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身份证的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2.本单位审核盖章的《2006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资格审查表》

  按照有关规定,报名期间先由考生对照报考条件进行资格自审,确实符合报考资格者进行网上报名。如果因不满足相关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不能被学校录取者,责任由考生自负。

  符合报名条件且报考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考生,登录我校研究生部网站(http://www2.gliet.edu.cn/yjsb),在工程硕士页面下载《2006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资格审查表(以下简称报名表)》。逐项填写“报名表”,经核对填写完整无误后,提交打印报名表一式两份。其中,一份报名表于12月份交学校随资格审查材料存档,一份考生自存作为报名资格依据。报名表须由考生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贴本人近期二寸免冠照片,照片上须加盖考生本人所在单位公章。

  六、考试内容及方式

  考生可以在桂林市参加考试,也可以在本单位所在的省指定的考点参加考试。考试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考生的“gct”成绩有效期为两年,考生当年只可选择1个培养单位报考。

  “gct”考试包括四部分内容: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和外语运用能力测试。“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每部分45分钟,总计3个小时。“gct”命题依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2006年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gct”考试时间为2006年10月底或11月初。我校将根据情况自行确定报考本校工程硕士的“gct”的录取分数线。

  2.第二阶段,考生参加由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着重考核考生在本领域掌握的专业知识,从事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潜在素质、岗位经历和业绩。为便于考生集中精力做好“gct”考试复习,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时间在“gct”考试后进行。考生根据本人“gct”考试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参加考试。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成绩有效期与“gct”成绩有效期相同(2年)。考试时间为2006年12月,各工程领域的专业考试科目另行通知。

  七、录取

  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人数由我校自行确定。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我校根据入学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八、培养与管理

  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学制为2.5-5年,学费1.8-2万元。被录取为我校工程硕士研究生者,完成课程学习、各科成绩合格,可转入论文工作阶段。工程硕士一般应结合企业的实际问题在企业进行论文研究工作。每位研究生都要有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导师联合指导其论文工作。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双导师制”,其中一名来自企业,一名由本校选派。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通过论文答辩,并经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九、咨询方式

  研究生部查询网址:http://www2.gliet.edu.cn/yjsb,点击“工程硕士”页面进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电话:0773-5601377

  联系人:邹老师、黄老师

  地址:桂林市金鸡路1号(东区办公楼115房间) 邮编:541004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答考生问

  一、 工程硕士研究生与工学硕士研究生有什么不同?

  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学硕士侧重于研究能力的培养。

  二、 报名需要哪些程序和手续?

  答:(1)登录我校研究生部网站(http://www2.gliet.edu.cn/yjsb),在工程硕士页面下载《2006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资格审查表》

  (2)7月中下旬登陆指定网站进行网上报名

  (3)7月底到指定报名点现场确认

  (4)10月下旬参加gct考试

  (5)12月参加我校组织的综合测试

  三、 专科生和无学士学位者是否可以报考?

  答: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要求,专科生不能报考;本科毕业无学士学位者可以报考,但录取时择优录取,录取人数不超过本校当年录取人数的10%.

  四、 有无备考的参考书复习资料,哪里能购买到?

  答:备考“gct―me”考试主要有以下资料:《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资格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教程》(一套四本,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逻辑推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一般新华书店里面都能买到。

  五、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成绩是否公布?如有疑问能否查阅试卷?

  答: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热线查询电话,届时可以查询到自己各科考试成绩。如对成绩有疑问,学校没有办法也无权查阅试卷。

  六、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有多长?学习方式学校是怎样安排的?

  答:一般应在2年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最长年限为5年。学习方式为在职不脱产,双休日和节假日集中授课。

  七、 获得硕士专业学位能否报考博士生或申请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答: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后即符合参加统一招收博士生的报考条件,可以参加全国有博士授予权单位的春秋两季的博士生的招生入学考试;在获得工程硕士学位后须工作5年以上可申请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但需有一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八、 学习结束获得什么学位?

  答:在规定年限之内修满规定学分且成绩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将获得国家承认的、国务院学位办统一颁发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部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