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择校择专业正文

历史学考研就业前景分析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3-04-09 00:13:53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历史学考研就业前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直线上升,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而历史学作为基础性长线学科,其就业前景相对于热门专业来说无疑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从整体就业范围来看,研究生毕业后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有较宽的就业门径,既可以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也可以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历史学毕业生多数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位任职。当然,除此之外,鉴于历史学涉及面广,包含文史哲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自身优势,研究生毕业以后也可以轻松进入其他文科性专业工作。

  下面就为考生们详细地介绍一下历史学的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

  因为历史学专业属于基础性长线学科,社会需求以教学单位为主,且由于近年多数高校盲目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多,使得本就趋于饱和的就业市场始终处于供大于求的不良局面,竞争激烈。除了毕业生相互间竞争激烈之外,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数大中城市的高等教学科研单位均要求毕业生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而大中城市的中等教学单位,待遇较好者均要求毕业生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部分重点中学甚至要求是博士毕业生。毕业生的专业对口也是用人单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就业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形势,用人单位选择余地极大,除了要求毕业生拥有良好的名校教育背景和高学历之外,对专业对口程度要求亦十分严格。

  从业方向:

  历史学就业方向主要涉及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党政机关、新闻出版部门、博物馆、企事业单位等相关职位。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主要在政府、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出版社等部门中负责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在历史学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各系统的博物馆文化部门,国家及省市机关(公务员),全国各高校(任教),出版部门(编辑、记者)。

  历史地理学: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区域规划、环境保护、新闻出版、方志地名、水利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为政府决策部门作专题研究等。

  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主要有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历史与社会学教师历史教师,在博物馆从事历史研究、博物馆管理,导游,档案管理工作、政府部门或各报纸新闻单位相关工作,或者在社会科学院系统从事专职历史研究。

  专门史:主要从事专门史专业研究工作,以及中等学校历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在行政、经济、文化等部门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

  世界史:主要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科技政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以及有关咨询、宣传、编辑和出版工作,国家各类文化、宣传、出版、文博、涉外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总体而言,作为一个相对冷门的基础性长线学科,历史学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建议想选择历史专业的考生,一定要慎重,充分做好思想准备。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