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考研专业课正文

北大考研过来人数学150分经验谈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0-04-15 19:27:06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漫步在北大校园里,阵阵晚风吹过,考研的种种艰辛浮现在眼前。我为光华金融奋斗业已两年,第一年因专业课差22分与其失之交臂,而第二年专业课大改革,那种压力一般人不得而知,幸好,数学的满分对我这个在考研路上拼搏者算是一种慰藉 。

首先谈一下我数学的复习过程:我数学基础较好,中学时代就获过一些奖项,进入中央财经大学后,对数学一直没有放松。大一时候我就拿陈文灯老师的辅导书作为平时学习的参考书。每次上课都认真做笔记,再复习。我是大三下半学期准备考研的,像很多同学一样,我报了陈文灯的辅导班(春季),我上课认真做笔记,下课认真消化,把基本东西吃透。之后,我把精力放在英语和专业课上,除了平时不时地做一些习题,但直到十月中旬,才又开始把数学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十月中旬了,我们班的同学已经开始做模拟题了,而我连《复习指南》却远没有看过,我急了,买了一本《复习指南》,每天狂看。我定下的目标是每天完成10页,后来花了一个多月完成。之后,我又把精力放在做模拟题上,做了一本模拟题,在做题的同时,哪儿知识点不全,就查《复习指南》和笔记,到会为止。

我是花了很多心思在数学上,总结我走的路:第一轮,上陈文灯的辅导班配合《复习指南》,因为这上面有很多方法和思维惯性;第二轮,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书,方法是,把它看成习题上(而高教的书的体系也确实是这样),用《复习指南》和上课的方法解;第三轮,做模拟题并把前面两本书的内容反复复习,如果基础不好的,在第一轮前必须复习课本。 

我有一个自己学习数学的方法:首先看前面整章的定义、定理,把它整理成一个自己容易记忆的体系,真正把这个体系理解透,然后用这个体系来做后面的题,在做题过程中再对这个体系进行修正。如果有一些不会做,那必然是思维惯性中少了这一条,也就是说看到某某,少想到一个解题思路,就把这个思维惯性加到这个体系中,完整它,最后,脑子里应形成一个体系,该章有哪些概念,一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1、……;2、……;3、 ……;4、……这是把书读薄的过程,另外看到这个体系,脑子应想到有什么典型题,这是书读厚的过程。

另外,我喜欢“看”书,而不太“做”书,这是一个缺点,因为手感可能不太好,但有利于宏观地把握问题,不至于钻牛角尖,我想在初级阶段可能这是一个好习惯,到一定时候,就应该动手做题了。

我觉得有几个误区,总结给是不是师弟、师妹做参考: 
  ①题海战术。数学是一门科学,它有严密的体系,解题方法也是一个体系,应该把这个体系形成于脑中,遇到题根据脑中的信息搜索解题方法。打个比喻,像计算机题干中的关键词是输入信息,脑中的体系是数据库,输入信息后,找到相应的记录就输出,这就是解答,而这个数据库,就是我们需要学习而建立的。做数学题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通过做题,熟练解题方法。 

②上完辅导班就万事大吉。上辅导班只是教给你一种方法,或是说你体系的一个参考,而把这个体系映入脑中消化,成为自己的体系,并练习,这都靠你自己。如果上完辅导班后不做练习,头脑中建立的体系是不牢固的。

不知不觉,写了很多,这算是我对在考研路上后来者的一种慰藉吧。记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而这种苦,这种劳,应该看成是一种快乐。因为考研就是为了在研究生阶段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如果认为学习上的苦、劳是痛苦的话,我们又何必追求这种痛苦呢?正因为我们渴望学习知识,因此我们才要考研,而考研的本身也是学习知识,因此考研的本身也是我们所追求的,也是一种快乐。在我们痛苦时,彷徨时,何不用这来慰藉自己、鼓励自己。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