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考研专业课正文

2011央财会计硕士经验谈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1-07-29 12:31:11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在我备考MPACC的时候曾不止一次YY过金榜题名后"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与惬意。那时在我脑海中就不止一次构思成功后的经验介绍,或许是这样的自娱自乐给了我足够的信心与动力帮助我渡过了漫长而又艰难的考研历程。当尘埃落定之后,自己反倒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欣喜若狂,或许是努力到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原本打算录取后怎么着也要洋洋洒洒的喷上几万个字,此刻却是不知如何说起,全无逻辑可言。姑且将自己的一点体会用最平实的语言写出来吧,希望对后来人有所帮助。

  为何选择MPA cc

  高考失利后不情不愿的来到了现在所在的学校,从那时起就发誓要考个好学校的研究生。不过那时仅限于发誓。大学两年半就浑浑噩噩的过去了。到了2010年考研落幕的时候,我的考研征程也算开始了。从一开始我就选定了中央财经大学,不过央财会计学超过1:20的报录比、最起码370的成绩让我心里很没底。自己的数学也不算好。就在这时我发现了会计硕士。通过查阅资料、咨询10年考生、09年会硕在校生以及相关专业人士得出以下结论:

  1、会计硕士是国家认可的正儿八经的硕士研究生,而且国家大力支持,以后将是研究生的发展方向,前途很好。绝不是某些人所说的硕士中的"专科"三本之类的。

  2、会计硕士考英语二,难度比英语一小,几乎不存在英语不过线的难题。不考高数,这就避开了考研过程中最令我头疼的一科(相信也是很多人头疼的一科)而且MPAcc刚开始招生不久,还有很多考生不了解,报考人数相对没有普硕那么多,也就是说报考MPAcc的话考上央财的可能更大

  总结:一个前途光明、考试难度还相对较小的研究生简直是老天给我的恩赐,选择MPAcc毫不犹豫滴!

  关于备考

  政治。最令我失望的一科只考了68分。我在政治上花费了很多心血,单红宝书就翻了四五遍,市面上的资料几乎都做过了。重点做的是肖1000做了差不多3遍吧,还下载了风中劲草系列,反复的背。平时做模拟题选择都能做到43左右,没想到最后考试选择只得了34。.也许与今年多选题比较灵活有关吧,今年多选有很多选两个的,我迷信所谓的定律(双选一般不超过两个)很多题画蛇添足的选多了,结果很悲剧。希望大家不要迷信所谓的出题规律,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做出的选择轻易不要更改。我认为9月份大纲公布之后开始复习政治就足够了,平时要以红宝书(大纲解析)为准,反复的看细致的看。所有的知识点都在大纲解析上。至于习题我感觉没必要太多,精选一本做透即可。另外所有的练习题都与真题有差别的,没必要太当回事,历年真题一定要好好的做,认真研究。

  英语。英语二应该说比英语一简单不少,但我一直是按照英语一的标准来准备的,将86年以来的英语一真题全部做过一遍,后来发现00年以前的没大用处,就重点做00年以后的差不多有3遍以上吧个别篇目更多。后来又做了蒋军虎的80篇,适应一下英语二的思路,单词一直是按部就班的每天都背。不过老忘,建议背单词的时候一定要专心。我背单词用的也是蒋军虎出的一本小书。备考英语的关键在于细水长流,靠的是积累。我自从3月份备考以来英语一直没落下,而且都是在每天下午2点到5点之间学英语,也算是调整生物钟吧。别管怎样每天最起码两篇阅读是要保证的。张剑的150篇是备考英语一的同学必备的,个人认为上册还可以,大家可以做做,每天两篇。下册完全就是走火入魔了,过于偏怪,没有必要看。石春祯的220篇也不推荐,思路和命题思路相差较大。总之英语二就是每天学习一点点,一天也不能中断。相信大家如果坚持下来最后考到75分以上问题不大。水平较好的考到了85左右。我非常可惜的是考英语的时候,前面阅读个别选项过于纠结磨蹭的时间过长,又有点走神导致二卷比较惨,作文写得很仓促,其他人都是两个半小时内就解决战斗,我则是作文差点没写完。最后只考了77惭愧啊!这也提醒大家,英语选择别太过纠结,很多选项本来就是模棱两可的,千万不要前松后紧。另外英语二的作文一般考应用性较强的文体,大作文这两年考察的都是图表作文,考试前熟悉下写作模式,平时多积累好句子就行,比图画作文难度小不少。

  综合。很多人都说综合学两个月和学一年效果差不多,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从现在就开始学习。尤其是逻辑,有的人天生就会做,有的人入门就比较慢。但别管天赋如何,逻辑必须有大量的训练才能达到又快又准的应试要求。须知综合其实就是考察速度与准确度。我通过长期训练在考前已经达到30个逻辑题25分钟左右解决的程度。错误在三个左右。很多题扫一眼甚至读不完选项就能做出正确答案。当然今年的逻辑题有点反逻辑,实在是比较古怪,有争议的题比较多,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错了几个,呵呵。逻辑入门推荐使用《逻辑精点》这本书。讲的很细致,给很多一头雾水的同学提供了做逻辑题的思维方式。在入门之后的提高阶段建议使用《逻辑分册》一书。这简直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习题大荟萃,有近2000道题,绝对够大家做的了。我在8月份左右开始提高冲刺阶段,以做逻辑分册为主。我做题的特点是只要一做题就是测试。每次选30题,掐表算时间,打分,用这种方式才达到越做越快,越做越准。通过系统训练后大多数同学的逻辑水平不会相差很大,其实综合真正拉分的项目是数学。很多同学初看数学可能会感觉很简单,其实里面大有玄机。要想顺利完成综合考试,一般分配个数学的时间不会超过65分钟(超过70分钟就有答不完危险),而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的答完25道数学题是不容易,这25道题中一般有8道题比较难解,还有一些题看似简单实则藏有陷阱一不小心就会丢分。11年的考试就是这种情况,很多同学都以为数学非常简单,我也是这样,结果麻痹大意丢了很多不该丢的分。关于数学的训练,我推荐陈剑的《高分指南》,这本书可以说是值得反复做3遍以上直到每道题都弄懂的。还有就是平时的正规模拟测试,做数学题时始终有时间观念,MPAcc中的数学题在平时单拿出来都不难,可要是放到正规考试中去做就不那么简单了。作文关键是要熟悉模式,论证有效性该如何写,论说文又该如何写,推荐《写作分册》。多看几篇范文,练练笔即可。进入11月以后建议开始套题训练,严格按照考试要求来,太奇的模拟题是数学过难,想得高分的同学可以试试,拓展一下思路,如果被虐的过惨,也不要在意,考试是不会出这么难的。机工的题的数学部分则过于简单,逻辑还可以。另外例年真题一定要好好利用。综合成绩是由自身实力与临场发挥共同决定的,时间分配是关键因素,既快又准是王道。

  专业课。我虽然号称是会计科班出身,可是大学里的男生平时是怎么学习的大家都懂的。所以我一度很发愁专业课。好在央财的专业课比较好准备,严格按照大纲出题,只要把大纲的内容掌握好就OK了。不过即便如此对我来说(尤其对广大的跨专业考生来说)压力依然不小。因此我报了瑞华的网络班,老师们的讲解让我茅塞顿开,最后我专业课考了94分,可以说是唯一让我满意的一科了。对于央财的专业课,把大纲解析与应试指导这本书(业内人士俗称小册子)背熟是必须的,还有瑞华出的一本习题集也很不错。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看看央财出的系列教材的相关内容。另外就是答题的时候尽量多写,专业课主要考察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名词解释要当作简答来答,简答要当做论述来答,论述要当做论文来答。这是得高分的一个小窍门。

  最后总结一下,政治68,英语77,综合150,专业课94。总分389。对于一个准备了10个月的人来说,这个成绩只能算一般。考试的时候就感觉发挥的一般,这也是我要说的,没有人能保证每科都能发挥到最高水平,失误在所难免。所以要想考进心仪的学校,平时的基础是最重要,因为紧张等因素伤了考场往往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但是只要实力足够了,即便是有些许失误也是可以承受的,考研容不得半点投机取巧、侥幸心理。

  还有央财的复式可以说比初试还重要,初试只占40%,复式高达60%。而且复式是很严格很正规的。当然只要你态度认真,哪怕分数线公布之后才开始准备复试也是来得及。12年的朋友们还是脚踏实地的先准备好初试吧。

  罗嗦了很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吧。一句话,天道酬勤。另外可能还有的朋友在纠结MPAcc的含金量问题,在担心是否被社会认可。不用纠结,不用担心。MPAcc的含金量肯定没问题。09级的师兄们的就业十分给力。大家要纠结的怕是如何在竞争加剧的12年MPAcc考试中脱颖而出,祝大家好运。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