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考研专业课正文

2017考研择校:工学类考研高性价比院校

最后更新时间:2016-06-08 11:16:25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对于小编来说,能有勇气考工学类院校的研究生都是牛人,考上了的都是神人,废话不多说,为了让广大牛人更正确的迈入神人的行列,小编必须拿出择校干货:工学类考研高性价比院校!
 
上海电力学院
  前身为创建于1951年的上海电业学校。1985年更名上海电力学院。国家特色专业3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在发电新技术、清洁能源及节能环保技术、电网安全及自动测控、信息管理及现代服务等领域特色明显。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和创建于1951年的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正式成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特色专业3个:艺术设计、交通运输、工商管理。现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航空运输学院、服装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中法埃菲尔时装设计师学院等学院。
 
中国民航大学
  位于天津市。其前身为创建于1951年的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1958年更名中国民用航空高级航空学校,1981年更名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006年更名中国民航大学。国家特色专业3个:交通运输、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技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高校。建有国家空管运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全国民航七分之一的员工、三分之一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来自该学校。
 
天津科技大学
  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河北轻工业学院。原北京轻工业学院的发酵工学专业和盐化专业、原无锡轻工业学院的塑料成型加工专业、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享有"盐业黄埔"之称的中国轻工业部塘沽盐业专科学校先后调入合并。2002年更名天津科技大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发酵工程,国家特色专业4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包装工程、生物工程、轻化工程。市重点建设高校,我国第一批建立的4所轻工类的本科院校之一(另外三所为江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大连工业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前身为创建于1979年的天津理工学院。1996由原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新的天津理工学院。2004年更名天津理工大学。国家特色专业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程造价。在计算机科学、机电机械、材料科学优势突出。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信息安全、制药工程、工业设计、安全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是天津市品牌专业。
 
天津工业大学
  前身为国立北洋大学纺织系。1958年独立建校,称为“天津纺织工学院”。2000年天津经济管理干部学校整体并入,更名天津工业大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纺织工程,国家特色专业6个:纺织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软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高校,以现代纺织和产学研为办学特色,在纺织材料、半导体照明与材料、机电设备集成制造等领域特色明显。
哈尔滨理工大学
  1995年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共有4个办学区,其中在哈尔滨市有东、西、南3个办学区,在山东荣成市有1个办学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国家特色专业8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属重点高校,以电力电气、机械工程、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为特色和优势。
 
南京工程学院
  2000年由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01年原隶属于国家核工业部的南京工业学校并入学校。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于1915年创学校。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于1915年创建的附设机师科,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46年的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国家特色专业3个: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以机械、电力、核工业等为优良传统。建有先进数控技术省级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
  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是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组建而成的。1958年更名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合并调入成都理工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特色专业8个:地球物理学、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土木工程、地质学、地球化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以地质、能源、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我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前身为创建于1951年的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6年改为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更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同年,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国家特色专业7个: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大气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商务。国家气象局与四川省共建高校,我国两所主要培养气象人才的高校之一。
 
西安邮电大学
  坐落在陕西西安市,前身为创建于1959年的西安邮电学院。2012年更名西安邮电大学。是原邮电部在西北地区布局的唯一一所邮电通信类院校。国家特色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物流管理是省级特色专业。建有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省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烟台大学
  坐落在山东烟台市,创建于1984年。国家特色专业4个:法学、应用物理学、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现设20个学院(部),46个研究院所,5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农、医、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省属重点高校,建有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与过程省级重点实验室、环境保护室内环境省级重点实验室。
 
东北电力大学
  创建于1949年。位于吉林省吉林市。1958年更名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东北电力学院。2005年更名东北电力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国家特色专业5个: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属重点高校。以电力特色为主。土木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环境、设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会计学是省级特色专业。
 
吉林建筑大学
  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长春城市建设工程学校。1960年更名长春建筑工程学院。2013年更名长春建筑大学。国家特色专业2个: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学。在北方寒地建筑节能、先进建筑结构材料和绿色建筑材料、先进工程装备制造、热能回收与利用、流域水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设计等领域特色明显。
 
大连民族大学
  中央部属高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的民族高等学校。也是全国唯一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的民族高等学校。学校1984年立项筹建,1997年正式建校,2006年4月实现国家民委、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三方联合共建大连民族大学。国家特色专业(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日语、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以工科为主、民族特色明显。建有辽宁光电薄膜材料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济南大学
  前身之一是创建于1948年的原山东建材工业学院,是原国家建材工业部在全国按地域分布设立的四所部属高校之一。原济南联合大学前身为1978年建校的济南师范专科学校和1983年建校的济南职业大学。2000年山东建材工业学院和济南联合大学合并组建济南大学。2001年原济南民政学校和原山东物资学校并入。国家特色专业4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省属重点高校,在材料科学、化学化工、医学领域优势突出。 

如果你现在想挑战的是哪些牛(B)哄哄的学校 ,但对自己略欠信心,那么半年魔鬼集训营将是最适合你的选择!
我要加入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