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考研专业课正文

浙大2012硕士招生比例提升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1-08-23 06:11:14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a浙江大学2012专业硕士招生比例提升至35%左右(图)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7/73/73E2EFA99841C63C0E349E842926A37F.jpg" width=500 height=335>
浙江大学2012专业硕士招生比例提升至35%左右(图)

  2012年全国研招现场咨询会:浙江大学展位

  专访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副处长胡世云

  中国教育在线:201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已基本结束,首先请胡老师为我们介绍一下浙江大学2011年研究生的报名及录取情况,考录比是多少?

  胡世云:2011年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人数为28000多人,最后现场确认为20308人,实际录取4713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包含1300名推免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最后录取1400人,占总招生计划30%左右。

  中国教育在线:2012年浙江大学计划招多少硕士研究生?其中专业学位硕士有多少人?

  胡世云:2012年国家正式的招生计划现在还未下达,但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我校计划在2012年会进一步加大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宣传工作,同时在招生计划方面有一定的倾斜。

  2012年总体招生规模保持稳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比例拟由今年的30%提升至35%左右。另外一方面,从往年来看,推免生的生源质量都非常不错,导师也相对比较喜欢,所以在2012年,我校的推免生可能还会有相对提高。2011年8月底左右,我校会在网上公布接收外校推免生的通知和相关政策。考生可先在网上申请,9月开学以后由各学科开始选拨。

  中国教育在线:哪些人适合报考专业学位硕士?

  胡世云:专业学位硕士以前大都在职培养发放单证,从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并发放双证,可能部分学生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有一些误解。其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是教育部近年来的一个主导方向,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结构调整,为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让其更容易走上社会。比如有些学生,硕士读完了不想继续读博,想参加工作,那么这类学生更适合选择专业学位硕士。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发展怎样?导师队伍是否分类建设?

  胡世云:浙江大学以前培养的研究生(除MBA、MPA、JM等)以外基本上是以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近几年按照教育部的方针政策,每年在逐步增加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规模,目前浙江大学共有25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

  在培养方面,学校也做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比如制定专业学位硕士单独的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建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基地,如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等,都会在农村及企业建立一系列的联合培养基地。在导师方面,采取双导师制培养。奖学金制度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都是一样的政策。

  中国教育在线:对今年准备报考贵校的考研学子有何实质建议与期望?

  胡世云:其实考研就是对你本科阶段4年学习知识积累的一次检验,过程很重要,建议考研的同学不要试着去走捷径,要诚信考试,踏实去努力了,就会得到回报。最后也预祝2012年报考浙江大学的同学们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