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频道考研报名正文

热点辣评:研究生贬值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07-12-19 08:40:48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李劭强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某网站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共有7730人参与,其中在读或已毕业研究生4865人。调查显示,52.9%的人认为现在读硕士研究生不值。读过研的受访者中,35.6%的人表示后悔,54.5%的人认为,读研还是工作,每个人应该视自己情况而定。与此相印证,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共有128.2万人报名,与前一年相比增幅为0.55%。(10月8日《中国青年报》)

  人们认为读研究生不值是一个价值判断,其含义是研究生教育不能满足他们的现实需要,不能让他们的期望得到满足。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其观点是开放的,如果所持有的价值观念有所差异,价值判断就会出现偏差,甚至是大相径庭的情况。因此,对于个体来说,虽然数据显示有52.9%人认为读研究生不值,也未必意味着研究生学习就真的已经失去魅力。只要个人认为研究生学习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研究生学习就是值得的。它不会因为别人认为不值就不值。

  但是,价值判断的依据是事实的判断。既然有那么高的比例认为读研究生不值,那么研究生教育本身也一定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已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也正是这些问题让人们觉得研究生在贬值,读研究生不值。比如,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张,研究生培养的力量日渐势弱,从最初一个导师带一个、几个学生,到一个导师带十几个、几十个学生,研究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接近本科的教学,其“煮饺子”式的大课堂、与“放养”式的自我发展,根本无助于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

  而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也意味着研究生就业竞争的加剧,再加上研究生的培养出现问题,研究生的能力也呈现出下滑的态势。所以,社会对研究生看法和使用也开始趋于务实。其直接反映就是,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中独领风骚的局面已经不再:在广东省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的话掷地有声:截至2006年12月10日,全省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4.37%,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25%,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5.57%。在研究生失去就业力的现实面前,研究生的高贵自然不再。

  之所以用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视角,看研究生贬值的问题,是想表达:一方面,我们现在的研究生教育确实已经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了人们对研究生学习的评价,这些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改善。另一方面,虽然研究生的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生的学习就真的如同鸡肋。如果一个人认为研究生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那么他就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读研是值得,他们没有必要因为整体的情形而放弃了个体的努力。对于个体来说,个人的努力不可缺少。

  对于个人来说,读研究生不值其实是一个伪问题,个人的价值观念决定了对于研究生学习的最终认识。但是,研究生贬值又确实个人选择必须考虑的现实,因为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到个人对研究生学习的认识。所以,对于选择的个体而言,忽视了事实判断,将使个人的选择充满风险,忽视了价值判断,则将使个人的选择流于从众的茫然。而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而言,虽然人们的价值判断可能存在偏颇,但是造成如此意见的问题却是需要认真解决的。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