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择校择专业正文

南京理工大学08年推荐接收免试硕士研究生办法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07-12-19 09:07:20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南 京 理 工 大 学

  2008年接收外校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通知

  一、申请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高等院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

  3、 在学期间,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或有论文获奖、或有科技发明及有其他特殊才能者,优先考虑。

  二、 申请材料:

  1、《南京理工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1份(下载,A4纸);

  2、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个人陈述,1份(下载,A4纸);

  3、本科阶段成绩单1份(须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

  4、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合格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1份;

  5、申请人还可提交获奖证书、体现个人学术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材料。

  (以上材料恕不退还)

  三、申请办法

  1、提交申请材料

  有意者请访问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主页查阅招生专业目录、下载申请表格。并于2007年10月8日(以邮戳为准)前将全部申请材料寄至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资格初审

  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后,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网上通知通过初审的申请人参加复试。

  3、复试

  复试时在我校医院进行体检,身体状况应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复试时间:第一批10月12日上午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报到,12日-13日复试;第二批10月22日下午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报到,23日复试。

  复试时申请人须提交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考生思想政治表现、自然情况审查表》(下载)。

  复试一般为口试、笔试相结合。

  通过复试并同意接收的外校推荐免试硕士生,我校将发《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拟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通知书》。

  4、报名

  我校同意接收的申请人必须经过下述报名手续,才能取得推荐免试资格:

  l 申请人应到母校教务处(或学生处)领取省在高(市、自治区)校招生办公室签发(加盖公章)的《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并按规定时间进行网上报名;

  l 于2007年11月(具体时间根据教育部规定)到当地高招办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

  l 未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的申请人不能被录取。

  5、寄(送)《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请于11月30日前将推荐免试生专用的《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加盖有关公章后寄(送)到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四、录取

  我校将在复试结束后对拟录取的推荐免试研究生张榜公示,正式录取通知书将在政审后于2008年6月中下旬寄给本人。若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真实,一经发现,立即取消申请人免试资格。

  五、接收推荐免试生的工作于2007年10月(具体按教育部要求)结束。

  六、联系方式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地址:南京市孝陵卫200号

邮政编码:210094

  联系电话:025-84315498,84438725

  Email:yjszs@mail.njust.edu.cn(邮件请以“申请硕士免试生”为标题)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