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导:九月后考研数学复习的两个牢记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08-09-13 06:34:42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对于备考2009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考生来说,数学大纲已出台,考试内容的把握方面已经没什么问题。暑期也已经过完,离考研也只剩下5个月左右的时间。大家或许都会存在某些方面的焦虑,不知道复习的效果如何,复习方法是否对,复习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不清楚下面几个月里数学复习应该分成几个阶段去做。

        缘于此,我们结合专家的意见及往届考研数学高分骄子的复习经验,专门为正在准备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分析了2009考研数学复习从九月份开始的整体时间安排及各阶段复习方法、注意事项。在本篇复习指导中,提醒广大考生应注意“两个牢记”。

复习时间不能减少

        如果复习开始的时间较早,就可以给基础及强化阶段多留出一些时间,而冲刺一般不宜过早进行。如果现在还有同学苦苦挣扎于教材基础知识的泥沼中,那就要清醒一下:时间在一天天地流失。从现在开始同学们都该规划一下强化及冲刺的时间安排,并按对自己合适的方式执行计划。

        对于时间的划分如下:

        2008年7—10月,强化训练,综合复习,以辅导资料如《考研数学复习大全》、《高等数学辅导讲义》、《大学数学过关与提高》(提高篇—)等为主。

        2008年10—11月,查缺补漏阶段,以《考研数学历年真题精析》为蓝本,以大纲为纲,对基础及强化阶段的知识进行再次回顾及归纳总结。

        2008年11至考前,冲刺演练,以《模拟题》为主,熟悉考场氛围,调整心理状态,为考试做好心理生理准备。

        对于时间的安排还与各人的基础程度好不好有关。基础薄的同学需要在教材上多花点功夫;解综合题能力弱的同学可在强化训练阶段多注意归纳总结;因不会做题而信心降低的同学需要提前通过咨询或心理调整增加学习的动力。

        复习时间方面,对于一般的同学而言,每天不应少于2小时左右;对于数学应试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自行灵活安排。

逐步增加习题演练

        这个阶段,考生应该适当增加习题演练了。一方面要做教材后面的习题,可以快速地处理一遍,不用全都做,同时可以把曹显兵、黄先开两位老师的《大学数学过关与提高》(也叫《对话考研名师 解读大学数学》)这套书拿出来翻一遍,根据该书的提示做一部分,也不用全部都做。蔡子华的《考研数学复习大全》上面的题目也应该快要做完了,书中每个章节都列出了考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考生可以边复习边做笔记,把这些知识要点摘录下来。

        历年真题应该获得所有考生的重视,而且要认真地做一遍,在做的同时总结分析,对照一下教材与数学复习大全。这个时间一般从11月开始。历年真题是最有代表性的题目,考生最好每隔几天做一套真题,搞模拟演练,做题时间和真实考试的时间一致,规定自己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然后根据答案,给自己判卷,并找出哪些题目完全不会做,这些题就是自己复习中的漏洞,应及时弥补;还有哪些题是因为粗心做错的,提醒自己,下次遇到类似问题要千万细心。把这些错误都整理在复习笔记上,隔几天就拿出来看看。到考前一周,考生只要看自己整理的复习笔记就可以了。

        最后祝同学们学习快乐,牢牢把握6月以后的复习时间,按照以上的指引把握学习方法,在2009年的考研数学备战中打出漂亮的一拳。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