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法律硕士“五院四系”院校解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0-06-09 16:35:24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2021考研择校往往就是决定你命运的关键一步,因此,不论你要考什么专业,根据自身情况和院校情况综合分析后才能下结论。考研法律硕士成为当今社会比较热门的一门专业,每年都会有不少同学报考。下面小编整理了法学界的九大老牌名校(五院四系),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五院

  1.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是在原法律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政法大学的骨干学院。长期以来,我院坚持“学术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依法治院”,经过全院师生不懈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贡献。院系现设5个博士专业、5个硕士专业和1个本科专业,下设9个教学科研机构、38个学术研究中心,已成为我国理论法学和公法学教育研究的重镇。其中法律史学和行政法学在国内具有顶尖的学术地位和一流的科研教学水平。

  招生院系:法学院-法律(法学)10人;民商经济法学院-法律(法学)17人;法律硕士学院-法律(非法学)92人;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法律(非法学)6人;证据科学研究院-法律(非法学)27人

  2.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国家首批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计划二期入选高校。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是西南政法大学师资力量最雄厚、 科研教学成果最丰硕、 学生层次最为完备的学院级单位。

  招生院系:法律硕士学院-法律(法学)180人/法律(非法学)130人;

  3.华东政法大学

  法律学院是学校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学院是上海市最早的一批“法学教育高地”,是我校第一个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单位,我校唯一承担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任务的学院,也是我校法学二级学科门类最多、人才培养类型最全、在读学生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

  学院法律史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司法部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优势学科,刑法学学科为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民法与知识产权为市教委重点学科,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和诉讼法学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学院以法律史学、刑法学为专业建设龙头,切实加强两大学科的教学科研基础建设,以点带面,实现其他学科的深化发展,不断提升学院整体学术内涵和科研实力。

  招生院系:法律硕士教育中心-法律(非法学)120人/法律(法学)120人;

  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办学历史起源于1952年9月成立的中原大学政法学院。其中法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同时也是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学院设立了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法学实验教学中心。

  招生院系:法律硕士教育中心-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共招216人

  5.西北政法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成立于2010年,是以培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人才为目标的专门学院。学校作为全国第二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院校之一,也是西北地区最早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的高校,于1998年开始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成立之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由原研究生教育院承担。学院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首次实行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担任见习法官、检察官、律师助理半年。学院从2014年开始,开设了检察业务、审判实务、律师业务、企业法务、食品安全法律实务等方向的实践课程。通过司法文书大赛、模拟法庭比赛等活动,在培养学生法学基础理论的同时,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实现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

  招生院系: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反恐怖主义法学院-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公安学院-法律(非法学)

  四系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99年6月26日,其前身为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北京大学法律学科发轫于1904年,在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历史最为悠久。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法学院取得了飞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法学院校的前列。

  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许多蜚声中外的知名学者、跨世纪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和新世纪人才,拥有经济法学、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作为拥有国家法学一级重点学科的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在国际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法律史学、知识产权法学等诸多法学二级学科都有很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凭借梯队合理的法学精英师资团队,北京大学法学院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创建世界一流法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在世界著名的高等教育QS排名中,北京大学法学院名列中国大陆法学院第一名。2015年至2017年,北京大学法学院连续三年位列QS排名全球前20名左右,稳居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名及亚洲前三名。

  招生院系:法学院-法律(法学)30人/法律(非法学)100人;深圳研究生院-法律(法学)12人/法律(非法学)43人

  2.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1998年,人大法学院在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朝阳大学创办于1912年,当时被誉为“中国最优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阳,南东吴”、“无朝(阳)不成院(法院)”的美誉。

  法学院设有43个研究中心(所),拥有“985工程”国家重点创新基地和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有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法制信息港”和综合性的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招生院系:法学院-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

  3.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法学教育和研究始自194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大学法学教育和研究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8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吉林大学法律系改建为吉林大学法学院。经过70年的发展和奋斗,吉林大学法学院已经成为我国法学教育的重镇和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其中法学理论、刑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民商法学为吉林省省级重点学科,是学院具有多年学术积淀和特色的优势学科,拥有一批发展潜力大、在国内较有影响的专家和中青年学者。此外,国际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也是学院深具发展潜力的学科。学院设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法学、国际法学和法律硕士10个学位授权专业,此外法学院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教育部批准于2007年设立了军事法学硕士点,成为全国非军队院校中仅有的两所拥有军事法学硕士的法学院校之一(另一所为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还拥有全国法学理论领域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09年学科评估中,吉林大学法学一级学科名列全国高校第五名。

  招生院系:法学院-法律(法学)30人/法律(非法学)110人;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法律(法学)30人

  4.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法学学科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1908年创办的湖北法政学堂。法学院于2008年获批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其中国际法学获批湖北省优势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为湖北省特色学科。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法研究所、环境法研究所)。参加了国家“211工程”1—3期的建设;国际法所作为牵头单位被批准为“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和法学院获准国家“985三期”正在建设的项目。中国唯一一个体育法学博士点建成并在2009年开始招收博士生。知识产权法学博士点于2011年底成功获批。

  国际法学科特色和学术风格,初步形成“珞珈法学流派”,整体在全国的优势明显,在国际上也有重要影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各二级学科和研究方向都有自己稳定合理的学术梯队。

  招生院系:法学院-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