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院校新闻正文

江南大学训评结合“赋能”课程思政建设

最后更新时间:2022-02-14 09:46:30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江南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突出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问题,抓紧抓实教师培训、教学评价等重点环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加强制度建设,机制化开展学研教育。召开深化专业思政教学改革研讨会,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发挥学院专业支撑和指导作用,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推动实现“在课程上全覆盖,在学段上全贯通,在发展中树标杆”。印发《江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学分制实施方案(试行)》,以聘岗周期为单位,精心设计教师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涵盖课程思政元素深度挖掘、思政教学实施策略等内容。以学分为牵引激励教师由“他训”转向“自训”,更好满足教师自我发展需求。开发教师教学发展管理系统,建设教学评估与教师卓越中心服务号,嵌入教学发展支持系统,进一步增强教师教学服务能力。

  拓展培训渠道,专业化推进示范引领。将课程思政纳入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等教师培训学习必修环节。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开展新入职教师微格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助力新入职教师更好、更快融入角色。面向全校教师组织开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高校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建设”系列线上直播讲座。定期组织教师赴国内高水平高校开展至善教学骨干教师研修,设置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模块。修订至善优秀教学奖评选文件,在申报内容中明确课程思政要求,实施“优秀教学奖获奖教师示范观摩课”直播活动,线上观看达6000余人次。坚持以赛促教,在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增设“课程思政”专项竞赛,在微课教学比赛中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推动课程思政理念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广泛共识。

  加强协同联动,精细化提升培训效能。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校院整体推进、专业负责实施、教师为主体、课程为依托”的建设思路和“院院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建设目标,通过制定文件、专题研讨、立项教改、培育名师、编制指南、强化培训、多维评估、示范引领等“八个一”举措,着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协同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月”系列教学专题培训。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名师授课,帮助广大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思政总体目标、建设任务和实施路径。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分别举办“思政名师”教研工作坊,通过面对面交流,帮助参训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试点教学评价,常态化实施教学反馈。研究制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两个一级指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知识获得、素养形成等六个二级指标。嵌入学生评教系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2021年度开展评价1991个教学班、1016门课程,覆盖942位老师、参评学生4万余人次,并向教学质量排名前5%的教师颁发奖励证书。持续推进常态化教学反馈工作,力争在三年内实现所有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全覆盖,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情况、提高教学质量,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与完善。目前,《产品创新设计与实践》《微生物遗传育种学》等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微生物学(食品)》等3门课程获批首批江苏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