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会计硕士(MPAcc)考研数学大纲解析

最后更新时间:2014-11-13 15:22:20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作为会计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是一定不能放松的。在考研的准备过程中,对于数学的准备更是要花费大力气,刻苦的准备。小编编辑了本篇会计考研数学大纲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同学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数学考研准备!

首先,考研数学试卷内容结构不变

2015年考研数学一与数学三中依然保持“高等数学56%、线性代数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的构成比例;数学二中高等数学78%、线性代数22%的构成比例,且各自知识点无变化。

其次,试题结构不变

1、单选题,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

2、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3、解答题包括证明题,共9小题,共94分。

广大考生在此之前,按照2014年数学考试大纲的范围和要求来复习是完全符合今年的考试标准的。2015年的数学大[微博]纲没有发生变化,对同学们来讲是一件好事,避免了因为考纲出现较大变动而引起的紧张焦虑情绪;但同时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虽然知识点没有变化,但今年考研初试时间提前,缩短了有效备考时间,加之,试题可能采用更加灵活多变的命题形式来考查考生的对知识点的掌握及各种能力。后程复习中,在线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中心仍需向同学们强调以下三点,帮助同学们高效复习。

首先,复习进度合理安排,提高复习效率

10月中旬之前,考生一定要结合手头参考书(例如张宇高等数学18讲、线代9讲、概论9讲、复习全书等)中的知识框架与典型例题,将各大知识要点梳理一遍。在线考研数学名师建议考生利用两周时间完成高数知识框架的梳理,线代与概率各用一周。数二的同学分配在高数上的时间可以相对宽裕一些。考生在复习时要先过一下参考书的知识总结,再去做习题,做题时不要操之过急,一定要保证质量。待解题思路成熟以后,开始追求速度,遇到偏、难、怪的题目学会适当放弃。多总结,多思考,按部就班的走,就是最近的路。在这里为大家推荐考研数学圈里采用率比较高的习题集:《张宇考研数学题源探析经典1000题(数一)、(数二)、(数三)》、《张宇考研数学真题大全解》等,在线的学员遇到疑问可以到知识堂进行答疑,及时解决问题。

其次,着手做真题,反复练习

进入10月中下旬,大家就要着手近十年真题了,必须按题型反复做2-3遍。因为数学考试大纲非常稳定,考试难点、重点每年都差不多,所以真题的价值就特别高,大家一定要重视。练习真题时要善于发现哪些考点是易考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压轴的大题,更要善于综合,综合这些点是如何考的,从知识点到考题答案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这些技巧都是在做题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再次,回归课本,查漏补缺

做过几遍真题之后,大家就会发现,题目做的越多,教材翻得越多,到了备考瓶颈期,有时候连最基本的定理也会变的模糊,这是需要回归课本的信号。进入11月中下旬,大家就不要再做新题了,一定要及时回归课本,以“本”为本,查漏补缺,完全理清知识结构。然后,两天一套真题,集中三个小时的时间,拿一张白纸,就跟考试一样,在草稿纸上打草稿,在答题纸上写标准的解题步骤,按照考试的模式和规律做套题,完全模拟考场上的情形与状态。每做完一套真题之后,一定要总结有哪些问题,在下一次模拟中尽可能避免。

以上就是小编精心编辑汇总的会计考研数学大纲解析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各位同学能够从本篇文章中得到一些收获,更好的进行数学的考研准备!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