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跨考网考研专业课正文

宏观经济学强化练习及答案 第八章 宏观经济政策II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0-09-16 06:07:43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一、名词解释
  1.经济政策    2.自动稳定器
  3.公开市场业务    4.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5.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6.贴现率
  7.功能财政    8.货币创造乘数
  9.法定准备率    10.相机抉择
  11.权衡的财政政策    12.货币创造
  二、单选题
  1.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   )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
  A.政府支出增加  B.政府税收增加
  C.政府税收减少  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   )情况对扩张经济的作用最小。
  A.降低贴现率   B.央行购买政府债券
  C.增加货币需求   D.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4.内在稳定器的功能(   )。
  A.旨在减少周期性的波动   B.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
  C.足够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   D.推迟经济的衰退
  5.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  )。
  A.调节债券价格   B.实现利润最大化
  C.调节货币供给量   D.调节价格水平
  6.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
  *7.下面(  )情况最能衡量目前的财政政策。
  A.税率的高低    B.当前政府预算赤字或盈余的大小
  C.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变动  D.税收与政府开支之间的关系
  8.如果目前存在通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
  A.增加税收   B.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   D.增加转移支付
  9.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
  *10.减少国债的意图是(  )。
  A.医治经济衰退  
  B.使货币从债券持有人转移到纳税人
  C.使预算盈余,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达到紧缩通货的目的
  D.使总需求上升的量与减少的国债量持平
  11.如果政府增加个人所得税的量与政府支出相等,其影响可能是(  )。
  A.总支出的净下降  B.总支出的净增加
  C.总支出不改变   D.平衡预算乘数的增加
  12.国内利率上升,将促使外资(  )。
  A.流出  B.流入 C.不确定
  *13.平衡预算乘数是(  )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A.与额外的1美元税收相配的政府的额外1美元的支出
  B.当预算盈余时,使政府支出等于税收的额外政府支出
  C.当预算赤字时,压缩政府支出,使政府支出等于税收
  D.从预算平衡状态出发,政府额外的1美元支出
  14.假设价格水平固定,并且经济中存在超额生产能力。以下(  )正确描述了货币政策影响产出的所有步骤。
  A.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上升,投资增加,从而使总支出和产出增加
  B.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投资减少,从而使总支出和产出减少
  C.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从而使总支出和产出增加
  D.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从而使总支出和产出减少
  三、判断题
  *1.我国百货公司销售的商品价格中已经包括增值税。     (  )
  *2.如果国家预算周期性地得到平衡,那么国债是将不变。     (  )
  3.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  )
  4.M0、M1、M2属于货币存量。          (  )
  5.人民币汇率上升意味着人民币贬值。         (  )
  6.比例税制对经济也会起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  )
  7.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将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减少。      (  )
  8.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商业银行准备金而不是活期存款规模。     (  )
  四、问答题
  1.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思想和功能财政政策思想有何区别?
  2.何为自动稳定器?说明他们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3.简述有关相机抉择的争论的主要内容。
  4.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如何计算出来?它比实际赤字高还是低?为什么?
  5.如果经济衰退,政府打算用一种会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方法来刺激产出,那么政府更喜欢用什么政策工具来刺激经济?
  6.怎样运用货币政策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中央银行在金融以及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如何?
  7.设想这样一种经济现实:中国经济疲软一年,实际GDP的增长算处于较低水平(如6%),对外出口发展受到限制,通胀率不高(如1%),但是居民储蓄处于较高水平,并仍显示出强劲增长态势,如果宏观管理层决意扩大财政赤字;请问;(1)其意图何在?(2)应采取何种方式?(3)“挤出效应”是否会显著?(4)货币政策应如何配合?
  五、计算题
  1.假设一经济中有如下关系:
  C=100+0.8yd…………………………………………………………………………(消费)
  i=50………………………………………………………………………………… (投资)
  g=200……………………………………………………………………………(政府支出)
  tr=62.5…………………………………………………………………… (政府转移支付)
              (单位都是10亿美元)
  t=0.25……………………………………………………………………………(边际税率)
  (1)求均衡收入。
  (2)求预算盈余B3。
  (3)如果投资增加到i=100时,预算盈余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
  (4)如果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投资分别为50和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多少?
  (5)如果投资i=50,政府购买g=250,而充分就业收入仍为1200,问充分就业预盈余为多少?
  (6)用本题为例说明为什么要用BS*。而不用BS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
  2?某商业银行体系共持有准备金300亿元,公众持有的通货数量为100亿元,中央银行对活期存款和非个人定期存款规定的法定准备率分别为15%和l0%,据测算,流通中现金漏损率(现金/活期存款)为25%,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为5%,而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为50%。试求:
  (1)活期存款乘数
  (2)货币乘数(指狭义货币M1)
  (3)狭义货币供应量M1
  3?假设某经济的社会消费函数c=300+0.8yd,私人意愿投资i=200,税收函数t=0.2y(单位为亿美元)。试求:
  (1)均衡收入为2000亿美元时,政府支出(不考虑转移支付)必须是多少?预算盈余还是赤字?
  (2)政府支出不变,而税收提高为t=0.25y,均衡收入是多少?这时预算将如何变化?
  4?(1)如果消费需求c=100+0.8yd(这里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需求i=150-6r, 税收t=50,政府支出g=40,试求解产出市场均衡的IS方程。
  (2)如果经济的名义货币供给为150,货币需求为0.2y-4r,在P=I时;LM方程为y=750+20r;在P=1.5时,LM方程为y=500+20r,试求在1、1.5的价格水平下使产出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到达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3)如果在P=1的价格水平下,名义货币供给从150下降到125和100,货币市场与产出市场的均衡有变化?
  同步强化练习题答案及解析(宏观经济政策实践II)
  
  二、1.C 2.B 3.C  4.A  5.C  6.B 7.C 8.A 9.A 10.C  11.B
  12.B  13.A  14.C  
  三、1.×  2.×  3.√ 4.√  5.×  6.√  7.×  8.×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