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教你如何慧眼识教材

最后更新时间:2012-09-03 13:52:05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每个考研科目的复习都离不开教材的支持,考研教育学也不例外,尤其在考研大纲尚未出台之前,一本好的考研复习教材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所起的引导作用就极为重要。一本好的教材,能够给同学们的复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一旦选错教材,不但浪费了时间,对于同学们的复习效果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就需要同学们慧眼识教材,选择最佳的复习教材作为辅助,令整个复习效果达到最佳。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考研教育学中比较重要的复习参考资料,希望能够给同学们的考研教育学复习带来一定的帮助。

  任何科目复习参考书的选择都有一定的原则,教育学复习教材也不例外,同学们可以根据以下的要点来选择最为正确的参考教材:

  以考试大纲为主,切合考试大纲,内容全面

  权威性强,代表主流观点

  条理清楚,易于学习和掌握

  一本为主,参考其他

  推荐考研教育学参考教材:

  1、 教育学原理

  全国十二所重点示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本书内容全面,使用面广,权威,但是知识点密集,个别章节不够通俗,建议以这本书为主要参考书,重点学习第1章——第7章以及第11章——第12章。

  《教育学原理》 柳海民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三版。为许多师范院校本科教育学原理专业课教材。重点学习第1章——第7章以及第11章——第13章。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本书对前沿问题反映不足,建议重点学习第7章——第9章,以及第11、12章。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内容全面,涵盖大概主要章节,知识新颖,反应前沿成果,建议重点学习第1-8章,第10章及第13章。

  《教育概论》,叶澜,人民教育出版社;

  2、 中国教育史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4、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7月中译版。

  《教育心理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武新春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

  5、 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裴娣娜. [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叶澜.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考研教育学所包含的内容繁多,每门课程所对应的教材也不尽相同,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对合适的复习教材,才能令复习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上述通过多年的过来人的经验总结出了考研教育学中比较合适的考研复习参考教材,同学们也要在复习过程中不断的学习,慧眼识教材,毕竟,一本好的教材在整个考研复习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