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高等数学注重三大能力考查

最后更新时间:2014-04-24 16:13:10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和12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从高数这一科来看,跨考教育数学教研室张老师认为,从大纲来看,主要注重考查考生三方面的能力。

  第一、重视考察基础知识

  从数学考试大纲的考试要求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近几年考研真题来看,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越来越多,所占分值也越来越大。因此抓住基础,就抓住了重点。把知识点系统归类到整体的知识框架中可以避免杂乱无章、毫无头绪的现象。

  第二、重视考察综合能力

  近几年的试题中,综合能力的考查不仅出现在解答题中,而且在客观题中也时见身影。每年试题中,每道题往往都是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知识点整合、再通过一两次的变形而来的。所以综合题的解题能力能不能提高,关系到考生的数学能不能考高分。

  第三、重视考察总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数题海无边,好多同学做很多题之后还是摸不到方向,症结还是在于没有在做题中认真总结方法、规律和技巧。在解题的时候遇到问题要及时总结归纳,熟练掌握各类重要题型解题的要领和关键。考经济类的考生,只要把微积分在经济中的运用方法抓住就可以了。着重掌握少见的几个题型并牢固把握解题思路。不过,考理工类的同学在这方面比较难,每年几乎都会有一道应用题,考查考生通过所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微分方程)以及解微分方程的能力。这里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广,要求的解题方法、技巧也比较高。

  第四、重点知识重点考查

  总的来说近年考试中高等数学的命题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求极限、中值定理、函数极值、重积分的计算等,都是每年试题中都会设计命题的重要知识点。这就要求大家在认真梳理考点的基础上着重对这些问题多下工夫彻底解决,

  针对这些特征,我们给大家提出以下复习建议:

  第一、吃透大纲,夯实基础

  分析近几年考生的数学答卷可以发现,很多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定理理解不准确,对数学中最基本的方法掌握不好,给解题带来思维上的困难。由此我提醒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大纲对数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定理准确把握。因为只有对基本概念有深入理解,对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记住,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第二、加强训练,形成思路

  记牢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结论后,要加强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尤其是解综合性试题和应用题能力。复习时考生要注意搞清有关知识的纵向、横向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考生应能够看出面前的题目与他曾经见到过的题目的内在联系。为此必须在复习备考时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转化为自己真正掌握的东西。

  第三、重视真题,提炼题型

  统计表明,每年试卷的高等数学内容较之往年都有较大的重复率,因此,应该通过对考研的试题类型、特点、思路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并做一定数量习题,有意识地重点解决解题思路问题。对于那些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灵活性、启发性和综合性的题,要特别注重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培养。

  相信通过这些训练,大家高等数学的复习一定会有明显的提升,最后祝大家在2015的考研中金榜题名!

  考生关注:

2015年考研全程复习规划 考研专业选择
2014年时事政治:3月 4月 历年考研英语真题下载 更多2015复习攻略>>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