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考研:说说我的英语战场经验_跨考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0-07-05 07:44:06
辅导课程:暑期集训 在线咨询
复习紧张,焦头烂额?逆风轻袭,来跨考秋季集训营,帮你寻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冷静了好几天,才决定把自己的二战经历和经验教训,特别是英语的战场经验写下来,一来给自己一些警醒,二来希望对2011年的战友们能够有所帮助。2009年9月份辞职之后,我就回到家开始准备再战考研战场。首先,我总结了自己上次考研英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教训。应该说找到自己的短处,有的放矢,复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对于一战的朋友,也可以通过日常的学习和一些英语考试,发现自己在英语学习上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1、我的单词量不太大,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有些吃力。

  2、长难句的分析水平不高,比较长且带有多种成分的句子很难分析清楚,意思就更难以搞清楚了。

  3、去年考研作文是临场发挥,句式上面多用自己擅长的定语从句,一些模板好句子储量少。

  针对这些情况,我通过设计复习计划和辅导书的选择,来进行专门的弥补和加强。

  经验一、单词要打“持久战”

  其实,到今天我都很遗憾自己没有坚持把那本的考研单词书背完。背单词真的需要毅力和耐心,多次背,反复背,没事儿就拿出单词书来背,肯定会出效果的。我在9月-11月这段时间加强单词,主要是利用看政治大纲和专业课的闲暇时间来背,再做一些阅读题,这样眼界开阔了,文章意思也比过去准确多了。想想背过之后再看天书般的阅读有些摸着头脑的感觉,这种成就感支持我继续背下去。我觉得,新战友们应该秉承这种单词“持久战”的精神。

  经验二、阅读翻译结合复习

  阅读题是英语复习的一个重头戏,在此我再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阅读题做题方法:

  1、先通读一遍文章,做题(这一遍精神必须保持高度集中,就像考试一样)

  2、再通读一遍文章,这一遍要把你不太认识的单词标出来,可以用铅笔(这一遍速度可以加快,不用精读你不太懂的部分)

  3、翻开后面的答案详解,对一对你做的题目答案,错题要返回去继续精读文章(这个阶段主要是精读你做错的部分,加深理解,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如果可以,最好在旁边标注一下错误原因)

  4、对完答案,可以浏览下译文,并把不会的单词查出来,写在便签纸上,贴在这一页的阅读上面(这些便签纸对我的作用很大,帮助我回顾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生词,重点记忆)

  5、如果文章质量比较好,长难句解析有所帮助,那就着手把文章翻译一遍(我主要是手动翻译,自己查字典,一句话一句话的翻译)

  当然了,上面的这些步骤有些可以归纳在一起来做,这样可以提升复习效率。对于翻译文章,我觉得还是挺有效果的。在翻译了几篇之后,我对长难句有了一些语感,也能读通一些长难句,同时还锻炼了一下自己的翻译能力,一举多得。

  经验三、自己制作作文模板

  12月下旬-1月这段时间,我主要是在网上找了一些作文模板和一些范文,不仅包括大作文,还有小作文,对这些模板进行了加工。这种加工就是把一些好句子杂糅到一起,然后加一些自己的句子,或者一些口语,比如well,或者西谚,比如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形成的模板就少了一些模板气息,有时候我还把一些语病加在上面,让这种模板显得有些缺点,这样才是比较适合自己的作文模板。

  我的2010年考研告一段落了,在这里谨祝2011及以后的兄弟姐妹们考研顺利!加油!

跨考考研课程

班型 定向班型 开班时间 高定班 标准班 课程介绍 咨询
秋季集训 冲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专业课1对1+专业课定向辅导+协议加强课程(高定班)+专属规划答疑(高定班)+精细化答疑+复试资源(高定班)+复试课包(高定班)+复试指导(高定班)+复试班主任1v1服务(高定班)+复试面授密训(高定班)+复试1v1(高定班)
2023集训畅学 非定向(政英班/数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协议班) 13800起 先行阶在线课程+基础阶在线课程+强化阶在线课程+真题阶在线课程+冲刺阶在线课程+专业课针对性一对一课程+班主任全程督学服务+全程规划体系+全程测试体系+全程精细化答疑+择校择专业能力定位体系+全年关键环节指导体系+初试加强课+初试专属服务+复试全科标准班服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含本网和跨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跨考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再通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跨考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跨考网联系,电话:400-883-2220